欧易数字货币交易所 更快、更好、更强

深入解析Jiritsu:贝莱德前资管经理加入,加密原生的RWA解决方案

DislikeComment

作者:0xFacai,BlockBeats 

从DuneAnalytics的数据上看,RWA已经成为除meme外,过去3个月唯一实现上涨的加密叙事。在市场整体陷入停滞的环境下,这一表现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实际上,自去年6月以来,关于RWA的声音就一直此起彼伏,在贝莱德推出BUIDL链上基金后,这个叙事被彻底点燃。

在风口面前,大家的嗅觉都不差,然而能真正“踩准点位”的人并不多。过去半年,无数团队扎堆转型RWA,但成功把握机会并初显成效的项目却寥寥无几。无论是转型还是入局,看清机会才是团队获得船票的关键,而在众多竞赛者中,一个名叫Jiritsu的项目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RWA的流动性碎片化问题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为这些资产提供更快、更高效的交易与结算流程,这毫无疑问是所有机构看上RWA的主要原因。尽管这个想法在逻辑上没有问题,但在实际推进时却会在技术层面遇到许多困难,资产上链后流动性的碎片化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当RWA的上链及交易充满复杂性,分散的市场让这一问题雪上加霜。DigitalAssetResearch在去年7月的报告中就强调,在目前的RWA机构中,超60%都是通过自己的代币化资产市场在进行交易,这意味着资产在“历经磨难”完成上链后,只能吸引小部分固定客户。

根据TheBlock的数据统计,RWA赛道的总融资规模也在今年扭转下滑趋势,回升至3亿美元。当前RWA的趋势性复苏让不少创业者看到了新的“叙事机会”,市场上的RWA概念项目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然而,大多数获得融资的项目,往往都聚焦在特别小的垂直领域,比如自然资源、特定大宗商品以及艺术品等,而房地产领域的RWA项目在这一方面则尤为明显。

这种垂类可以细分到什么程度呢?比如Balcony、Mnzl等平台,提供的都是针对地域性地产资源的代币化流程,往往上链资产以及通过链上工具进行交易的买卖双方用户,都是地方的机构或政府部门,基本可以看作一个半封闭式资产市场。

RWA项目的垂类化和地域化诚然可以理解,毕竟不少现实世界资产都有较强地域性,往往需要专人专岗、对症下药。但因为各地不同的法规限制,每个RWA项目几乎都在从零搭建自己的上链流程以及交易平台,同时在选择底层公链和智能合约开发工具等技术栈时又存在不同选择,这让不同RWA之间的互操作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不少创业者看到了这种流动性的割裂,因此在同一时期市场上也开始出现Midas、Plume等一类RWA资产聚合平台或者RWA发射平台,但当进一步思考时,你会发现它们仍然面临两难局面:如果想要建立统一市场,就必须先在代币及合约标准方面有一定兼容性,这就阻碍了平台大规模、多种类地聚合RWA资产。而如果率先聚合不同RWA协议,又会因为协议间的技术栈差异而被限制在“发射平台”的角色上,尽管为小项目带来了部分流动性,但对于上链的资产来说仍要面对市场割裂的问题。

即便是流动性最好的代币化美债市场也是如此,虽说在贝莱德、富兰克林邓普顿等机构的推力下解决了单品类的规模化问题,但你还是会发现,为了让未来的潜在投资者以及合作项目有更多选择,这些资产也被分散在了以太坊、Stellar、Avalanche等不同公链上。

这也给在声量上迟迟不见起色的跨链互操作协议带来了叙事窗口,比如很早就开始布局RWA的Axelar。去年分别与Centrifuge和Ondo合作推出了CentrifugeEverywhere以及OndoBridge,为RWA代币化产品优化协议及链间互操作性和流动性。在当前碎片化问题明显的市场环境下,跨链互操作未尝不是一种弥补方案。

JiritsuZK-MPC:去信任、自动化的链下资产验证

其实RWA突破规模化限制的瓶颈并不难看出,就是缺乏如DeFi领域AMM这样的自动化流程或技术。对于RWA产品来说,代币化往往只是一个开始,产品上链后保证持续的资产更新与透明度才是考验效率和成本的关键,通常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报告:资产管理人需要定期发布资产的财务和绩效报告,比如地产管理人需要定期提供租金收入的付款日期和金额,或者是欠款以及空缺情况的细节,以让投资者更清晰地了解该地产的现金流动态。

2.债务管理:像RWA信贷一类产品,需要定期更新贷款的抵押、还款、利率调整以及再融资活动等细节情况,让投资者了解其健康程度,这是此类产品维持投资者信任的基础。

3.所有权变更:如果底层资产或拥有该资产的法律实体的基本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也需要及时进行公告。

4.市场监管:当底层资产所在的市场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人同样需要进行报告并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产品合规性。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资产的保险和风险管理策略、资产的估值与检查、发行的法律实体等繁杂的细节,一个现实世界的资产从代币化开始到信息更新与维护都需要资产管理人在整个投资生命周期中对各类细节投入大量精力与关注。总言之,在当前“基建冗余”的市场环境下,资产上链早已不是RWA发展最困难的环节,链下持续验证以及法律监管才是减慢资产类别和规模增长、磨损资产上链价值的主因。这一切,还是在抛开链下实体中心化审计风险的前提下才能展开的探讨。

RWA资产的规模与增速完全取决于链下发行和管理机构的实力水平,这也正是美债RWA产品在贝莱德入局后得以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其他诸如地产、大宗商品等资产则因没有在流程上增强自动化而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当然了,上链资产的价值磨损同样意味着巨大的商机,而就目前来说,这部分潜在收益基本都流进了类似Securitize这样的资产发行及管理人手里。

有没有可能像ChainLink之于DeFi一样,在RWA领域搭建一套自己的自动化“资产预言机”系统呢?我们在Jiritsu这个项目上找到了一些答案。

Jiritsu是一条专门针对链下资产验证的Avalanche子网,旨在实现链下资产注册和验证的自动化和去信任,在提升RWA代币化的经济效率和透明度的同时降低上链磨损与成本。通过集成ZK证明和MPC多方计算,Jiritsu能够确保对资产详细信息进行安全和私密的自动化验证,同时将监管合规性和资产完整性嵌入代币化产品中。有意思的是,“Jiritsu”这个名字来自日语“じりつ”,意为自立。在当前核心环节严重依赖中心化人力的RWA领域,这正是其增强加密原生属性以及实现规模效应最需要的。

JiritsuZK-MPC预言机从多个来源汇总数据并验证相关计算,并采用多功能数据检索机制以增强不同类型资产的集成深度。该预言机包括“推送”(Push)和“收集”(Pull)两个主要机制,前者是数据提供商(比如资产管理人)直接向预言机发送信息,后者则允许预言机通过API直接从集成信息供应商的诸如供应链软件、银行信息等系统并获取数据。

在共识机制方面,Jiritsu引入工作流证明(PoWF)概念,网络中的节点运行由计算引擎和工作流管理器驱动的操作系统,利用生成的ZK证明来确保可验证计算和智能合同执行的共识机制,以将共识机制直接集成至其MPC框架中。与ChainLink或者Pyth等现有预言机相比,Jiritsu不需要在汇总信息时使用跨链桥进行信息传递,同时还在简单的数据反馈外增加了对信息的分析和验证功能。

在用户或者资产管理人在Jiritsu注册希望代币化的资产及其详细信息后,ZK-MPC验证器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并确认资产的价值及合规状态。分析过程涉及两种类型的验证器,一种用于审查业务政策和监管合规性,另一种则用于处理财务数据,执行现货价格检索和市价评估等任务。在信息完成分析和验证后,ZK-MPC将生成ZK证明并存储上链,随后用户便可以认领这些证明并将其嵌入自己的智能合约中,这样,整个资产的代币化流程就全部完成了。

Jiritsu官方以Paxos的代币化黄金产品PAXG为例展示了其产品使用的完整流程:

首先,Paxos通过可靠的黄金交易所购买黄金并存入托管服务机构。随后,Jiritsu用户可以使用受支持公链上的JiritsudApp,在Jiritsu网络的ZK-MPC节点上创建验证器。ZK-MPC节点在检索到有关Paxos的黄金托管信息后,由验证器生成相关ZK证明。

验证过程中,ZK-MPC节点负责进行链下验证计算,而生成的ZK证明也有不同级别的访问和保密权限,比如审计员可以拥有所有信息的完全访问权限,而资产管理人则只能看到与其角色相关的特定信息。该验证过程可以在预设时间或按需求对信息进行更新,远比Paxos目前每季度手动验证库存的方法更具效率和可靠性。

在ZK证明上传至Jiritsu网络后,Paxos就可以推进其托管黄金的代币化进程。在这个环节,Jiritsu同样实现了“链抽象”概念,允许像Paxos这样的资产发行方在诸如Solana、Avalanche或BNBChain等理想的目标链铸造相应代币。

代币生成后,Paxos通过JiritsudApp向节点和验证器支付费用,其中有一部分将会分配给Jiritsu网络。投资者购买的PAXG代币将包含一份底层黄金证明,并可以使用该证明访问Jiritsu网络上的黄金托管状态信息,而Paxos则可以在这一环节将费用成本转嫁至投资者身上。

Jiritsu网络上的dApps专门为便于编写特定数据而设计,允许用户为任何业务逻辑、数据读取器以及智能合约集成创建验证器,这种适应性确保了Jiritsu可以为广泛的业务需求提供定制解决方案的能力。此外,其ZK-MPC云服务下的JiritsuProof显著扩大了信息验证的资产类别,除银行信息和公司信贷等传统财务验证外,还可以验证一系列现实世界资产的状态信息,比如公司厂房的设备、库存以及交易和收入信息等,Jiritsu近期就为一家SKU超10万、总价值约2000万美元的亚马逊供应链公司提供了库存证明。

在此基础上,Jiritsu还通过“已验证资产总价值”(TotalAssetVerified)和“已锁仓资产总价值”(TotlAssetSecured)两个数据指标来衡量其对现实世界资产上链的影响力,并用这些数据指标,为DeFi协议提供更具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的底层资产乐高。根据官方提供的Dune看板数据,截至目前Jiritsu已经验证了超180亿美元的资产,并有超6000万美元资产随时等待各类协议使用。

前不久,Jiritsu集成了贝莱德的RWA生态系统,为其比特币现货ETF以及BUIDL基金的储备资产估值及验证、合规性和KYC平台信息等提供自动化的链上证明,以方便其他协议更便捷快速地使用这些已经上链的资产。另一方面,尽管iBIT和BUIDL为加密市场和RWA带来巨大增量资金,但其资产验证仍依赖于自我报告,且只提供年度审计,而Jiritsu则为这些产品带来了更具透明度和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Jiritsu还与深耕RWA领域的Republic平台进行了集成,让任何资产管理者能够直接实施和使用类似的解决方案,在提供多种类代币化产品的同时提高合规性和运营效率,资产管理人在代币化、合规性以及营销和客户服务方面,都可以使用Republic提供的成熟基础设施。通过自动化和去信任的验证和审计,Jiritsu将过去由穆迪、毕马威等机构完成的工作搬移到链上,而这部分传统市场的费用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哪怕按10%计算,这也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业务天花板。

团队背景

JiritsuNetwork的两位联创JacobGuedalia和DavidGuedalia都在学术领域颇具声望,前者拥有纽约大学物理学和哲学学士学位以及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应用物理学研究生学位,后者拥有巴伊兰大学计算地理学硕士学位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神经计算博士学位。此外,Jacob还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曾创办并退出4家公司,他与David二人加起来共拥有100多项美国专利。

Jiritsu在过去的两轮融资中总共筹集1020万美元,gumiCryptosCapital领投,SusquehannaPrivateEquityInvestments,LLLP、RepublicCapital和其他投资者参投,而前贝莱德资管经理MichaelLustig也宣布加入Jiritsu团队。公司计划利用新资金"加快UVC平台和TomeiRWA的开发和采用"。Jiritsu成立于2020年,开发了无限可验证计算(UVC)等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易于编程的方法,可应用于任何工作流,并生成工作流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