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密政策游说机构激增,行业领袖面临资源分散挑战
2025年4月15日,美国加密货币政策环境正在迅速变化,伴随而来的是一个愈加活跃的游说机构网络。超过12个主要游说组织已在华盛顿展开行动,包括数字商会(Digital Chamber)、区块链协会(Blockchain Association)、加密创新委员会(CCI)等知名机构。近期,Solana政策研究所(SPI)和国家加密货币协会(NCA)等新组织也加入了这一阵营。尽管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人多力量大”,但一些前政策顾问对多个组织之间的高度重叠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以及政策制定者受到过度轰炸。
近年来,加密货币行业在美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大。随着越来越多的政策在美国立法机关中讨论,行业中的多个游说团体和机构迅速崛起,旨在争取更多有利于加密货币的政策。数字商会和区块链协会等长期存在的机构在加密政策推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新成立的组织,如Solana政策研究所和国家加密货币协会,则为行业注入了新的力量。然而,这些组织之间的目标、资金和成员常常高度重叠,这使得一些政策顾问对效率和资源的合理使用产生了疑问。
除了传统的游说机构,去年由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主导的“Stand With Crypto”运动也投入了大量资源,支持加密货币友好的候选人。该运动的成功与资金支持为政策的改变带来了积极的推动。此外,Fairshake,一个支持政治行动委员会的组织,去年也投入了超过1亿美元来支持那些支持加密货币的政治人物,这一举动无疑加速了加密货币政策的进程。
随着美国新一届国会继续推进关于加密货币的立法,多个关键议题正在展开,包括市场监管、稳定币、去中心化金融(DeFi)、储备证明等问题。这些议题的讨论为行业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与挑战,也促使相关游说组织在政策上的努力更加紧密。然而,这些组织的领导层出现了变动,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部的资源分散问题。例如,区块链协会的负责人Kristin Smith已离开该组织,并加入了Solana政策研究所,而数字商会创始人Perianne Boring则退出了日常管理工作,仅保留了董事会成员的职位。
这些变动表明,尽管加密货币行业在美国政治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内部的竞争和资源配置问题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多个组织之间的重复工作和对政策制定者的过度影响可能会削弱其整体效力,造成政策影响的分散。而对于游说团体而言,如何有效协调资源、明确目标,将决定它们是否能够成功推动加密货币政策的变革。
总体而言,尽管加密货币行业在政策方面的努力正处于加速阶段,但未来的挑战依然很大。只有通过更高效的资源整合和明确的政策焦点,行业才能更好地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并取得突破。